端午节还有哪些称号 端午节还有哪几个名称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6

老实说,你知道吗,一到农历五月初五 -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喊“过端午啦”- 可要是有人冷不丁说起“重午节”“天中节”、你是不是得愣一下才反应过来?!老实讲啊;这个飘着粽子香、响着龙舟鼓的日子、在咱们老祖宗的笔墨里;足足藏了二十多个各异的称呼!光是地方习俗各异就能叫出七八种名号、要是再算上文人雅士的诗词典故 那花样可就更多了。

先说最直白的名字吧-端阳节。古人觉得五月是盛夏的开端 -更正午的太阳最旺最“阳”- 从而干脆叫“端阳”!想想也挺形象,五月初五的太阳确实开始火辣辣的了。

有意思的是按地支来算月份,五月又叫“午月”,两个“午”字叠一块儿- 就有了重午节、重五节这些叫法。

一些地方的老辈人至今还习惯说“五月节”,透着股乡土的亲切劲儿!

端午节还有什么称号

要是翻翻古书,还能发现些意想不到的名字。就像“浴兰节”,听着就雅致对不对?

原来古人讲究 五月初五这天得用兰草煮水洗澡;说是能驱病避邪.而“女儿节”这名儿背后更藏着温情:明代起;每逢端午 -小姑娘们头戴石榴花,手腕系五彩绳、连出嫁的女儿也能回娘家团聚- 可不就是属于女儿们的节日嘛!

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数“解粽节”。

这名字这时候少有人提了,但古人吃粽子时真会玩:比谁剥开的粽叶最长 -粽叶越长越吉利。至于“天中节”,那跟着太阳有关了-古人观察天象;发现这天太阳正好运行到天空正中心地方、便取了这么个充满宇宙想象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 挂菖蒲辟邪的地方呢。干脆管端午叫“菖蒲节”;道家典籍里则记载为“地腊节”。透着股神秘气息。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还是“粽子节”“龙舟节”。

叫粽子节的地方、家家户户浸糯米、洗粽叶 咸甜粽子飘香;叫龙舟节的地方、江河上早就鼓声震天、桨影翻飞了。

这两个名字虽直白,可是把端午最热闹的习俗牢牢刻在了大家心里。

老实讲这么多名字流转千年恰恰证明端午节从来不只是个好办的节日。

它像块多棱镜;从各异角度看就能折射出各异的光彩-既是顺应天时的自然节律 也是牵挂安康的民俗智慧;既有对诗魂的追念~也有家族温情的牵绊。

当大家在2009年看到端午节成了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时这些藏在名字背后的厚重文化;早已跨越地域,成了全人类共同珍视的遗产。

所以说啊、下次包粽子时试试看和孩子聊聊端午的二十多个“曾用名”.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了解文明的门。

保护这样的传统,从来不一定得宏大口号,只要这个大家知道它为何事被代代相传;为何事值得每一个我国人骄傲;那份文化自觉便已在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