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最冷是几月几日 十二节气最冷的一天是几月几号
老实说,立冬一到 朋友圈总被“冬天正式登场”的消息刷屏,可你真觉的这天最冷吗?!我裹紧羽绒服查了资料才发现:立冬(11月7日上下)老实说只是冬的“开场白”;真正刺骨的寒冷要再等两个月。而全年最冷的日子 -其实藏在二十四节气除了的“三九”寒天里-多数时候在1月9日至17日之间冻的人直哆嗦。
立冬:冬天的序章;而非严寒巅峰;立冬总被误认为寒冬起点 -但气象真相令人意外.这天太阳刚滑到黄经225°;北半球的热量“库存”还没耗尽,地表像揣着暖手宝,初冬说起来常有回暖的“小阳春”.就像华南地区立冬后还能保持25℃的“假夏天”- 而江南农户甚至忙着抢种冬麦,完全不是万物冰封的景象。古人用“水始冰、地始冻”描述立冬三候,但这时冰层薄的像脆饼 -土地也只冻个表皮- 离真正的天寒地冻差的远!
真正让立冬显冷的说真的是冷空气突袭.华北的初雪常在这时飘落~东北更是提前进入“速冻模式”;但气象数据露出来、黑龙江立冬平均气温仅-2℃,远非深冬的-25℃。正因如此别急着把最厚棉被翻出来,冷日子还在后头呢!
“三九四九”:深冬的冰点时刻 若问一年哪天最冷?老农会脱口而出:“三九四九,冻裂石头”!“三九”指冬至后第19-27天(约1月9-17日)、“四九”则是1月18-26日 -这18天才是冷到骨子里的巅峰期。
为啥是这时候?!地球像个精打细算的会计-冬至虽白昼最短,但夏季攒下的热量还能撑一阵;等到三九;热量彻底“破产”- 收支逆差达最大,寒气直透地心。气象记录也印证:根河市曾现-58℃极寒 -漠河三九均温-30.5℃;连北京都能跌破-15℃。
更扎心的是这段极寒恰在小寒节气(1月5-7日)内。
古人称小寒“冷气积久为寒”,真的精准-全国约60%年份中小寒气温比大寒更低,“小寒胜大寒”才是常态!其理论基础是什么?难怪谚语说:“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出门倒个垃圾都像闯北极。
地域温差:从“冷极”到“无冬区” 我国冬天的“冷法”堪称地理魔幻秀!东北的冷是物理攻击:三九时黑龙江户外泼水成冰,根河冻梨能当锤子用;华北的冷带魔法属性- 北京-10℃混合70%湿度,寒气直钻;华南的冷像“气氛组”,广州1月还能穿单衣喝冰奶茶.考虑到各种因素~
这种区别在农事上更很清楚:三九期间,东北农民忙着给大棚盖草帘防冻 中原地区要给小麦培土保墒- 而海南瓜农正欢天喜地收冬季瓜菜!
不一样地区冬季气温特点对比表
地区类型 | 代表城市 | 最冷时段均温 | 体感特征 |
---|---|---|---|
严寒区 | 根河、漠河 | -25℃ ~ -35℃ | 呼吸结霜,金属粘皮 |
干冷区 | 北京、太原 | -5℃ ~ -10℃ | 寒风刺骨,皮肤干裂 |
湿冷区 | 武汉、杭州 | 0℃ ~ 5℃ | 阴冷入骨,久坐发僵 |
无冬区 | 三亚、西双版纳 | 18℃ ~ 25℃ | 早晚微凉,午间暖阳 |
气候变暖:最冷日的“时间漂移”,近年“暖冬”频上热搜,三九寒天感觉不如祖辈描述的可怕!调查指出:从前40年我国三九均温上升约1.5℃,寒冷日数减少10%超过,北京2019年三九甚至嗯出现+13℃“高温”。
但别急着收冬装!变暖让冷空气更“狂躁”-2023年1月沈阳突现-30℃破纪录低温,比三十年前同期还冷!着种“北极涡旋乱窜”带来 寒潮频发、最冷日的预测难度大增。
更值得关注的是物候变化.东北老人说:“从前立冬河封实 如今冬至才见冰”,农谚里的“冻破石头”场景推迟了约半个月。
若趋势继续下去 -以后的日子“三九”估计让位“四九”成新晋冷王,甚至出现“大寒反超小寒”的气温倒挂奇观!
知道最冷日在哪段,农人才能掐准冬灌时间保墒;老人避开清晨寒潮高峰遛弯 能源部门提前储备供暖燃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与此类似 当咱们笑谈“冻成狗的三九天” -说真的在用身体感知五千年的气候智慧。
也就是说使以后的日子寒冬缩短,着份藏在农历里的生存指南- 依然会提醒咱们:敬畏冬寒 才能更暖地拥抱每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