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贺房吉日 2025年接房吉日一览表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3 08:33:54

盛夏七月乙巳流年火土相生,万物荣发 正是安宅纳福的良辰。太岁稳坐东南 岁破隐于西北 -三煞锋芒虽指东方~然天地间自有吉神轮值 -为乔迁新居者辟开祥瑞之门.择吉日接房 -既是承袭千年趋吉避凶的智慧、还为家宅兴旺埋下第一颗种子。

此份指南精研黄历星宿、五行生克 -助您在季夏时节觅的专属吉时让新居生活自伊始便沐浴同顺之光。

2025年7月贺房接房吉日全览,7月1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初七);宜:入宅、移徙、安床、签约、纳财 忌:动土、开渠(冲牛煞西、属牛者避)

拆开看:辛未日逢“月德合”;六盒吉星加持,象征家宅根基稳固。恰逢小暑前阳气鼎盛,利搬迁安灶~辰时(7-9呃点)入门可纳财气 午时(11-13点)安床助人丁康宁.

7月4日(星期五,农历六月初十) -宜:交易、立券、移徙、破土奠基。忌:诉讼、祭祀(冲龙煞北) 拆开看:甲戌日值“定日”。主契约稳妥。

金匮吉星临门~商铺接房或新房动土尤为适宜。吉时巳时(9-11点)签约防纠纷,未时(13-15点)奠基埋五谷铜钱于坤位- 旺宅运!

7月5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一),宜:入宅、安香、拆卸、修造- 忌:嫁娶、出行(冲蛇煞西,属蛇者慎),拆开看:天德贵人显日;五行土旺,利房屋修缮后接房。搬迁时悬挂祥安阁五帝钱于门楣化西方煞气,申时(15-17点)点火开灶喻“红火发家”!

7月8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十四)- 宜:开市、交易、入宅、安床;忌:掘井、造船(冲猴煞北)- 拆开看:戊寅日的“金匮”吉神护佑 -利商铺接房还有资产过户。午时(11-13点)揭牌剪彩引客流;搬迁时米缸储新米置东南角,聚财源。

7月9日(星期三、农历六月十五)~宜:纳采、嫁娶、入宅、会友;忌:伐木、破土(冲鸡煞西),拆开看:己卯日逢“天月二德合” 贵人运旺盛。望日气场圆满- 适合举办入宅宴!

巳时(9-11点)迎宾增人脉 -入门后煮红枣水喻“早的财禄”。

7月14日(星期一,农历六月二十);宜:移徙、置产、安香、开市 -忌:拆卸、诉讼(冲虎煞南) -拆开看:甲申日紫薇星照临,申巳六盒利属蛇者。

搬迁时携梯入门喻“步步高升”,申时(15-17点)开窗通风引“风生水起”之运。

7月17日(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宜:祈福、入宅、修造、安床- 忌:远行、动土(冲蛇煞西);拆开看:丁亥日虽冲蛇,但“司命”吉神值日 属蛇者可配黑曜石化解。

未时(13-15点)安置神位 亥时(21-23点)全屋开灯彻夜,驱阴固阳。

7月21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廿七),宜:嫁娶、纳财、入宅、破土;忌:安葬、造船(冲鸡煞西) 拆开看:辛卯日“天德”吉星主事 -利房产过户。大暑前火土能量交融,搬迁后撒粗盐于墙角净宅 -卯时(5-7点)入门接朝阳瑞气。

7月26日(星期六,闰六月初二) -宜:祭祀、开光、入宅、安灶,忌:嫁娶、出行(冲虎煞南),拆开看:丙申日三合吉星临门,太岁东南位宜置黑曜石。属虎者用桃木尺丈量房屋化冲~巳时(9-11点)祭拜土地公保家宅长安。

吉日适配核心法则,签约过户重“合星”,选择天德贵人(如7月9日)或三合日(如7月14日),确保契约无纠纷。签约时辰必选巳时(9-11点)金旺时段;利资金交割;文件签署时朱砂笔落款,强化信用磁场?可以肯定的是;

入宅搬迁看“旺向”,房屋坐向定吉日:东向宅选卯日(兔) 如7月21日;南向宅用午日(马),如7月4日。

入门时户主持铜镜先行- 反射阳光入厅堂,引阳气驱晦!

2025年7月贺房吉日

动土修造避“煞位”,岁破西北、三煞东方忌动土、吉日需配镇物。7月22日动工可在四角埋朱砂红纸。若遇金属工程,申时(15-17点)开工借“金生水”之势。

全流程趋吉要诀;生肖协同化冲克,属蛇者优先酉日(鸡)、丑日(牛);7月14日申日六盒最利;属虎者避申日(猴),可选7月1日未日三合。

仪式中邀请生肖马、狗者参同;成“火土生金”贵人局?

能量器物镇宅基,祥安阁五帝钱压入户门垫;挡外部煞气;厨房水沸时投八枚红枣;旺“食禄生财”。

安床后三日;床头柜置盛满水杯- 保气场稳定不外泄!

三日禁忌守福运、接房首日忌午睡免病气缠身;三日内不借出米、盐,防财气流失。满月时回旧居取灶土红绸裹存;承接地脉福泽。

天时地利实操锦囊,方位避讳:岁破西北方勿置重柜 可摆铜貔貅吸财;三煞东方宜挂蓝色帘幔,以水气化木煞?

天气应变:遇雨则门槛铺红纸化湿煞;狂风日入宅先关窗;待吉时到在开南窗引吉气!

器物准备:新扫帚系红绸扫尘;铜壶盛长江水煮茶~喻“财源绵长”。

米缸储七分满,插“常满”红签固仓廪。

季夏接房;吉日如锦上繁花,然真运在人心。

择7月甲申(14日)紫薇照路 -或辛卯(21日)天德临门- 终需以勤勉筑家基,以同睦养宅气。

当铜壶煮开第一缕茶烟,米缸盈满新收谷粒;那由天时、地利、人同共酿的生活至味,方在檐下流转生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