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财神是正月初几几点 财神几点上香好
万物皆有灵,万物各有性,正月初五可是个尤其的日子;老辈人都说这天是财神的生日、整个春节里就数这天最热闹了。你想啊;谁不想讨个好彩头,把财神爷请进门~让家里金银满堂呢?在这表明一到正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酒席、摆上热气腾腾的元宝饺子;捏成金元宝的样子,有的还悄悄包进、花生或者红枣,就盼着咬到的人新年能福气满满、财运亨通。
看要说迎财神最讲究的;还得是那个时辰。老传统里讲究“抢路头”-谁家迎得早,财神就先去谁家,福气自然也更旺。故而不少人干脆在初四晚上就忙活开了 -备好三牲水果,点上香烛,一到初五零点就敞开大门,燃香放炮;热热闹闹地把财神迎进门。
这时候夜色正浓,鞭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烟花把天都照亮了、一家人围在供桌前,满心盼着新年财源滚滚来。也有朋友觉得初五上午7点到9点(辰时)更合适 尤其上班族,这个点刚起床;洗漱清爽~正好恭恭敬敬给财神爷上柱香,求个工作顺利、奖金丰厚。
财神几点上香好
就在这事儿说来话长;财神固然热闹- 可平日里想求财神关照,上香的时辰也有大学问。老话说“神三鬼四”,给财神爷上香- 讲究的就是个与坚持。一天里最适合上香的是卯时(早上5-7点)与辰时(7-9点)、太阳初升;紫气东来,这时候点香最是吉祥。
在记得小时候看奶奶给财神上香 -天蒙蒙亮她就起来了,先净手漱口,再恭恭敬敬点上三支香,对着财神像拜三拜;嘴里还念念有词.她说香要选天然材质的,劣质化学香却会冲撞神明;
看供品倒不用山珍海味,一盘新鲜水果、一杯清茶足矣,关键是心意要诚。开店的老板们更重视这个规矩 -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给财神上香,雷打不动,就盼着生意兴隆、客似云来。
迎财神的仪式与讲究
迎财神可不是简单烧个香就完事了.从供品到流程,处处藏着老祖宗的智慧。你看那供桌上一条活鲤鱼必不可少。鱼身上还得贴红纸元宝,用红线系着挂起来、鱼头朝屋里-在这叫“招财进宝”;
以旁边再摆上猪头、公鸡。鸡脖子上系红纸~嘴里叼青蒜;标记“精打细算”;蜜枣、桂圆这些干果也少不了。寓意“甜甜蜜蜜”“富贵圆满”。
对整个仪式最讲究的就是“接五路”。当家的得带着香烛~朝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一一祭拜- 每拜一个方向,门前就放一串鞭炮,恭请五路财神齐进门。
据我所知,桌旁的蜡烛要始终亮着- 照亮财神的路;心里还得默默念叨;诚心邀请财神留下。等到香烧完了,把金元宝纸钱在香炉里焚化;这才算礼成。
全程都得庄重,不能嬉笑打闹,更忌讳说晦气话-毕竟谁也不想把财神爷吓跑呀!
不同地区的迎财神风俗
咱们江山地大物博,迎财神的习俗也各有特色。北方像北京、山西这些地方,更看重正月初二 天不亮就贴财神像、垒旺火- 鞭炮一响~红红火火迎财进门。
说真的- 方则普遍认准初五;最是上海、苏州一带,初四夜里街上就灯火通明 店家们摆好供桌、就等子时一到抢“路头财神”。
当武汉的汉正街早年可热闹了 -初五一早就有“财神队伍”走街串巷...前面童子举着财神帖;后面锣鼓喧天店主们一听到“财神到”的喊声。赶紧放鞭炮迎接,把帖子请进店里供起来~生意人更信这个。 地区则喜欢“炸邯郸爷”。初五清晨鞭炮齐鸣~迎接武财神赵公明;还部分地方九月十五搞“财神巡游”...男女老少全出动,那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迎财神的现代有价值 与传承
眼下人迎财神;少了几分古礼的繁琐、多了几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你看初五那天寺院财神殿前总是人潮涌动,大家手持香火鲜花~默默祈祷新年事业顺利、家庭安康。
年轻一辈说不定不讲究烧香磕头,但初五放鞭炮、吃元宝饺子的习性却保留了下来,图的就是那份喜庆还有团圆.
就老传统里那份对勤劳致富的信仰,原本从未过时!所谓“善门开。孝门开,善因孝果财自来” 财神真正眷顾的。还是那些踏实努力、心怀善念的人。与其说我们拜的是神明;不如说是在新的一年给自己一份期许同动力-认真工作、用心经营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迎财神是正月初几几点,财神几点上香好- 看似是时辰的讲究,背后藏着的是大家对生活的热爱跟期盼!不管是初五零点的鞭炮声声,还是清晨那一缕袅袅香火;都是咱们写给新年的美好序章。
时代在变 仪式可以简化- 但那份脚踏实地、向善而行的初心,才是真正的“生财之路”。新一年里 -不如把这份期盼化作行动,让每一天都充实有光,毕竟好运;终会眷顾认真生活的人。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