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伏是几月几日2023 今年的入伏时间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3 14:32:42

人生几回伤心事,青山依旧枕寒流。今年三伏天的“入场券”已经定档啦!2025年的入伏时间就在7月20日、头伏从在这一天正式拉开序幕!你是不是也好问,为啥每年最热的那段日子总在变?!说真的背后藏着古人一千多年前的“天气密码”-“夏至三庚便数伏”。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今年入伏是几月几日2023 今年的入伏时间介绍吧。

把我跟你讲;单说就是从夏至往后数到第三个带“庚”的日子,就是入伏起点。比方说今年夏至是6月21日,第一个庚日在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在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就是7月20日(庚寅日)~入伏就从这天开始...

三伏天:老祖宗的“热力预警为你”

古人用天干地支给日子“贴标签”。十天干配十二地支 -组合成六十甲子循环记录时间!其中“庚”字打头的日子叫庚日。每10天轮一次!

三伏天的安排,就是看夏至后的庚日“排班表”: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今年7月20日);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今年7月30日);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8月9日).

有意思的是中伏的长度会“伸缩”-倘若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20天;唯有如此4个庚日,中伏就1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只有通过4个庚日(6月30日、7月10日、7月20日、7月30日)、从而中伏10天整个三伏天共30天。

这种设计暗合自然规律:夏至后太阳辐射始终“充值”,地表热量堆积到三伏达到峰值 -难怪在这段时间总热得像蒸笼!

今年入伏是几月几日2023

2025年的三伏 究竟哪里不相同?

第一- 十年等一回的“短三伏”!以往十年(2015-2024)全是40天长伏,今年一下子缩到30天堪称“规定的数额版”!上一次30天三伏还是2014年下一次得等到2030年错过真要等好几年!

第二,伏天“全塞进农历六月”。由于今年闰六月7月20日入伏是农历六月二十六,末伏结束的8月18日是闰六月二十五-整个三伏都在农历六月里...

在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秋(8月7日)时还在中伏- 造成“秋包伏”现象,意思是立秋后伏天还剩十几天“秋老虎”也许提前发威!

第三,民间预测:母伏“凉飕飕”?!古人按农历单双数分“公伏”“母伏”:入伏当天农历日期单数为公伏,双数为母伏。

在想起来真是- 年入伏是农历六月二十六(双数);属“母伏”.老话说“公伏旱断河,母伏凉悠悠”;按在这逻辑 今年可能不会热到离谱-但别太当真!

气象部门已预警:今年夏季全国大部气温偏高0.5-1℃,华北黄淮可能阶段性高温。湿度还特别大~南方“蒸煮模式”、北方“干烤模式”联手出击,体感温度说不定爆表。

7月20日入伏~怎样提前“布防”?!

你猜怎么着?!然2025年的入伏时间定在7月20日~倒计时一个月不妨这样准备:

饮食“三剑客”:冬瓜、苦瓜、绿豆汤主打清热~少吃冰镇西瓜跟隔夜凉菜,避免暑湿伤脾胃;

防暑重点人群:孩子、老人与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开10-16点外出,出汗多时喝淡盐水补电解质;

环境除湿:南方用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避免湿气滞留诱发关节疼或皮肤问题。

我跟你讲,人实际上早把应对智慧藏进习俗里:三伏贴“冬病夏治”、午间小憩避暑气、喝温热茶饮发汗……这些经历 至今管用。

7月20日入伏就像一道“热力分水岭”- 过后的一个月高温高湿联手“控场”!虽说今年是30天“短三伏”且被预测为“母伏”,但结合气候趋势与“秋包伏”特征 、防暑绝不能掉以轻心...

从你别说,着伏天未到、检查空调、备好清凉物资、调整户外活动计划-毕竟老祖宗早提醒了:“热在三伏”;而今年入伏时间就在7月20日;这份“高温预警”值得你提前一个月放进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