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合适的运动方式 冬至为什么不能运动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4 11:34:23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冬至一到、朋友圈刷屏的不止热乎乎的饺子,还有不少晨跑打卡、健身房挥汗的视频。老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可你说不定不知道,老祖宗说的“动”根本不是大汗淋漓的搏击操或是零下十度的晨跑...去年冬至,邻居小张顶着寒风晨跑五公里,回来就高烧躺了一周...医生一句话点醒他:“冬至阳气刚萌芽~你在这哪是锻炼?简直是给身体放血!”解开冬至不合适的运动方式 冬至为什么不能运动的谜团,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一、阳气初生,经不起大汗折腾

从冬至是阴气最盛、阳气初萌的转折点...现在人体阳气如同刚点燃的小火苗,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逐渐旺盛。剧烈运动造成的大汗淋漓、恰恰像一盆冷水浇在在这簇火苗上.

为《黄帝内经》重视“冬三月此为闭藏” 明确指出冬季应减少消耗~保存能量.若强行进行高强度运动,众多出汗会带走体内宝贵的阳气与津液,倒是削弱抵抗力、感冒、关节痛、疲劳综合征纷纷找上门来...

二、剧烈运动:冬至养生的三大雷区

风中的“阳气收割机”

凌晨或夜晚的低温本就是寒邪入侵的高危时段!此时跑步。冷空气直冲呼吸道 -不仅激起黏膜诱发咳嗽、哮喘.更会使血管痉挛收缩,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最危险-临床数据看的出 冬季晨跑后突发心梗的例子比夏季高出三成.

2.高强度间歇训耗干肾精的加速器

深蹲跳、波比跳这类爆发性动作看似高效燃脂;实则在冬至时节成了“伤肾利器”!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冬季需固守肾气...HIIT的瞬间高强度会过度调动肾精储备;造成事后持续疲劳、腰膝酸软,长期如此甚至作用免疫力。

冬至不合适的运动方式

3.冰雪运动:关节的隐形杀手寒气侵入关节也许埋下多年后风湿病的祸根

三、动对了 -才能给阳气“充电”>温合运动:小步慢走也养生

从犯不着追求万步目标,每天30分钟散步就足够。下午3-4点阳光最暖时出门。既能促进钙吸收 -又能避免寒气侵袭。

若遇雨雪...在家做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或太极拳的云手;同样能疏通经络;还不会出汗过度。

晒太阳:不流汗的补阳妙招

古人推崇“负暄之乐”,即背对阳光。冬至前后每天上午11点至下午2点间- 晒后背20分钟,督脉接收自然阳气、全身暖流通畅!

要我说啊~的摘掉帽子让头顶百会穴也吸收热量-在这可是提升免疫力的“零成本秘方”.

泡脚+穴位按摩:内补脾肾外驱寒

40℃热水泡脚15分钟,而且用拇指按压涌泉穴(脚底前掌凹陷处)!泡完后拍打脚心100次。能激发肾经气血。把寒气从脚底彻底逼走。若加入艾叶、生姜煮水,效果翻倍...

四、特殊人群:一动不如一静

心rong>:避免突然发力。起床后先床边3分钟。再缓慢行走.推荐做呼吸操-吸气扩腹3秒.屏息1秒,再不着急吐气、每天10次可稳定血压。

关节旧伤人群:放弃跳跃类运动!坐姿伸膝、踝泵运动更适合,既能维持肌肉活力又不加重磨损。

易感冒人群:重点锻炼呼吸为你...每天“丝”字诀吐纳:用鼻深吸气~缩唇发“丝”音缓慢呼气- 6次为一组;增强肺卫之气。

其实吧;至运动的核心从不是“躺平” 而是与自然节律的默契配合

河南名中医毛德西的比喻尤为精妙:冬至阳气如初生婴儿,需喂米汤而非灌烈酒

哪些跑的气喘吁吁、练到汗透衣背的“自律”,实则是违背天时的自我消耗。

大家可能不知道,正的养生高手,懂的在飘雪的午后缓行晒背- 用温热药浴暖透双足,以柔缓的太极导引唤醒沉睡的气血。

当春风再度拂过柳梢时哪些学会在至暗时刻温柔以待身体的人终将收获一整年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