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第几个教师节 2022年教师节是星期几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翻开日历往回看2022年的教师节真有些不相同。那年9月10日,朋友圈里祝福刷屏 街边店铺挂起“老师辛苦了”的标语- 而讲台上的主角们- 迎来的说真的是新我国的第38个教师节!更巧的是翻翻老黄历你会发现,那天恰好是星期六、老师们难得能在周末放松地享受自己的节日.这种“双休息日”的教师节可不常见,上一次还是2017年下一次则要等到2028年。
一、教师节背后的数字密码
说实在的,师节的诞生要追溯到1985年那年9月10日、老师们第一次具备了江山法定的专属节日。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原本藏着教育部门的巧思-九月开学季。
通过新生刚入校 -尊师重教的氛围最易扎根。从1985到2022。掐指一算整整跨越了38年有鉴于此2022年正是第38届教师节。有意思的是 回归前把教师节定在孔子诞辰的9月28日- 1997年后才与内地同步,而 地区至今仍保留928过教师节的习性。
二、38年节点遇上时代强音
说句心里话- 022年教师节被赋予了更深的时代烙印。在这一年的话题定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把教师群体与国之大事紧紧相连!
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将教师节活动跟学习中心地方精神结合 -号召老师们“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那段时间的新闻里,“教育在这十年”发布会、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闪亮的名字”教师公益晚会轮番登场、教师节俨然成了展现教育成就的舞台。
在陕西等地 教育部门甚至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讲话精神,将“两个维护”“国之大者”等融入庆祝活动。
三、九月十日背后的文化温度
不瞒你说 -择9月10日作教师节、其实绕开了争议较大的孔子诞辰日- 却意外收获了另一个优点 -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学生们刚返回校园;对老师的敬意新鲜而真切,现在庆祝更能强化尊师氛围...
翻看日历还会发现有趣现象:教师节固定在9月10日、但对应的星期反而年年不相同。比方说2019年是周二;2020年撞上周四- 而2022年恰逢周六;让老师们能真正享受完整假期.
下面这个表拿出来看了近年教师节的时间密码:

| 年份 | 教师节日历 | 星期 | 特别之处 |
|---|---|---|---|
| 2019年 | 9月10日 | 星期二 | 合中秋节间隔11天 |
| 2020年 | 9月10日 | 星期四 | 疫情期间线上庆祝为主 |
| 2022年 | 9月10日 | 星期六 | 同中秋节同天38年一遇 |
| 2025年 | 9月10日 | 星期三 | 预计迎来第41个教师节 |
四、双节同庆的浪漫巧合
对2022年教师节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合中秋节的完美重合!这种“教师节+中秋节”双喜临门的巧合,估计19年才会出现一次!当晚的“为教师亮灯”活动因此更显温情-西安钟楼、上海外滩、广州小蛮腰等地标建筑而且点亮“老师您好”“中秋快乐”的灯光。
社交媒体上学生们晒出塞了月饼的教师节贺卡,老师们笑着感慨:“这辈子第一次收五仁馅的祝福!”
五、主角光环下的教师节
同往年不相同的是2022年教育部特别强调要避免形式主义,明令活动需“隆重、简朴、务实”~直指某些走过场的庆祝乱象!
各地响应号召推出暖心举措:陕西组织走访乡村教师、棘手教师家庭;浙江严查向学校摊派“涨粉”“推销”等非教学任务;而最让老师们振奋的,是教育部重申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政策底线~并推动教龄津贴改革、职称评定向乡村倾斜等实惠举措。
其实吧- 龙江等地甚至允许30年以上乡村教龄者直评高级职称 山西取消乡村教师评职称的论文“硬杠杠”,这些变化让教师节回归成真正的“教师主场”。
说实话,、从灯光到政策的尊师之路
说实在的 -晚的“亮灯”活动变成全民参与的重头戏。从19点开始;各大城市的地标建筑闪烁起“老师- 您好!”“教师节快乐”的暖光,出租车顶灯、公交站牌同步加入祝福行列!但比灯光更亮的、是政策保障的突破。教育部在教师节前夕部署教师工资待遇督查,重视对落实不到位者“发现共同查处共同”!而国务地教师节后出台的教师减负新规,更明确禁止向学校摊派无关任务;让教师能专注育人本职。这些举措传递出清晰信号:尊师不应仅限节日问候,更要化作365天的制度保障。
七、教师节涟漪效应
教师节的社会关系到远不止于教育圈.2022年教师节期间,“优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政策加速落地,吸引硕士、博士加入教师队伍。
企业也纷纷借势参与:书店推出教师购书折扣;餐厅设置教师专属座位,甚至有景区对教师免费开放!更深远的关系到体现在职业吸引力上-随着“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的推进,当年基础教育教师招聘报名人数同比增长13%,乡村教师岗位首次出现满额招录。
一位参加陕西优秀特岗教师宣讲会的年轻人感慨:“看到台上老师的笑容,一下子懂了何事叫‘获得感’。”
回望2022年9月10日 这个落在星期六的第38个教师节,它的价值远超“休息日碰巧放假”的便利...当节日的仪式感与政策保障成为合力 -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精神在双节同庆中交融;尊师重教便不再是日历上的一页标签。
十年树木得阳光雨露日日滋养;百年树人也需政策温度岁岁延续...或许以后某天当教师津贴、职称改革尽数落地;当减负行动彻底解放三尺讲台,我们终将看到:教师节最佳的礼物,其实是让教师天天都像过节般自豪!
说说你的观点吧!
善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