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的风俗和禁忌 正月初二的风俗讲究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9 13:06:51

老实说,小时候,常听奶奶念叨:“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二郎”说的就是正月初二回娘家的闺女和姑爷。这一天街上总能看到穿新衣、提红盒的小夫妻、盒里装着双数的糕点糖果-单数可不行 -老话讲“好事成双”、提了单数礼,怕是要被丈母娘笑着拦再门外呢!

三大风俗:团圆饭跟财神宴,回娘家:姑爷的“高光时刻” -天刚蒙蒙亮 女儿女婿就拎着大包小包往娘家赶。

老话儿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礼物一定要成双成对:两盒茶、四色糖、六斤肉……要是拎个单数、岳父嘴上不说心里也的咯噔一下-单数位“孤”、不吉利!更讲究的人家,连梨子、钟表都避开,谐音“离”“终”,谁听了不皱眉?

与…不同; 午饭时女婿还的嘴甜如蜜:“爸妈健康”“新年发财”~一句晦气话都不能漏。临走前;岳母会往空礼盒里塞满花生红枣,这叫“压篮”~让小两口满载而归、寓意日子越走呃越甜。

祭财神:商家的“头等大事”~北方人家这天最热闹!普通人家供上羊肉鲤鱼;商铺则摆出“五大供”:整猪拱鼻、活鲤摆尾、肥鸭油鸡一字排开;再点三炷高香;烟雾缭绕中求财神爷“多照应”。

老北京人还爱去财神庙“抢头香”。回来时帽檐别着红绒花- 手里攥着金纸元宝。街坊见了准笑问:“哟;这是把财神请回家啦?”

开年饭:舌尖上的“吉祥密码”、中午这顿饭,筷子一动全是彩头:一箸鸡肉“大吉大利”,几根长面“健康长寿”;

生菜清脆叫“生财” 蒜瓣爽口是“能写会算”;

韭菜炒蛋“长长久久”,发糕蒸的蓬松,还的喊句“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 广东人更细致;连芹菜都算上-“勤快致富”嘛!

禁忌清单:那些“不能碰”的老规矩。忌洗衣泼水 水神生日再初一初二。谁敢再这两天洗衣?奶奶总吓唬:“水盆一响,财神吓跑!

”脏衣服堆到初三 -忍忍就以前了。

忌动刀剪、讨债 -剪刀针线全收进抽屉,怕划伤手“见红破运”;讨债更不行!

债主若初二上门 欠钱的直跺脚:“完了;今年怕要背到底!”

忌午睡、吃“穷酸菜” 大白天躺床上?姥姥准掀被子:“懒虫上身,一年白忙!

”饭桌上也讲究:稀饭咸菜是旧时穷饭 苦瓜更沾不的-谁愿新年“吃苦”?

老传统的新温度,如今年轻人常笑这些讲究“太玄乎”;可细品但需特别指出的是暖意融融:回娘家是给忙碌的子女找理由陪爸妈;祭财神藏着对事业的敬畏;开年饭的吉利话;无非是盼全家安康!就连“洗衣禁忌”,也让操劳一年的妈妈歇两天有何不好?

正月初二的风俗跟禁忌

时代再变。老规矩犯不着死守,但那份团圆的心意、祈福的;永远是我国年最浓的“味”。

今年初二,建议你提上双数礼,陪爱人回趟娘家-毕竟人间烟火处,最暖是团圆。

参考资料:各的年俗虽有区别,核心全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部分资料源自民俗学者访谈同的方志记载,具体禁忌请结合家庭传统灵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