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迎财神有什么讲究 初五迎财神是哪个财神
通俗点讲,正月初五在春节里可是个热闹日子 -鞭炮声比除夕还响;为啥?迎财神啊!但你知道迎的财神到底是谁吗?
民间说法可不少,最常见的就是五路财神- 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寓意出门走哪条路都能来财!老上海商家不一样信这个,初四晚上就摆好供桌~挂上五张财神像 初五凌晨抢着点香放炮 -生怕比别人晚一步;财神就被别家请走了。
除了五路财神,民间还分文财神、武财神。文财神一般是比干~传说他被挖了心;办事公道不偏心;武财神有两位:赵公明跟关公。做生意的不一样喜欢供关公;你看满大街的餐馆里常有关公像,红脸长须扛把刀 讲究的就是“义中求财”-想赚钱先得讲诚信!
而赵公明呢 -身边总跟着着招宝、纳珍几位小神仙 -排场大,据说专治生意场上的明争暗斗。
迎财神讲究多;错一步说不定白忙活,想接财神进家门,规矩可不少!时间最重大。
老传统认为财神生日是初五,所以很多人卡着零点开门窗、放鞭炮迎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但苏州、上海的商家更心急,初四半夜就行动,美其名曰“抢路头”,说真的就是怕财神被别家截胡 嘴里还念叨着:“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供品准备更是一门学问。
鲤鱼跳上供桌当“元宝鱼”;取“利余”谐音;整鸡要摆成元宝状,象征生财如母鸡下蛋;羊头代表“吉祥”,猪肉专挑肥的;暗喻“今年得肥利”。有趣的是供完的活鲤鱼不能吃,得送到河边放生,寓意“活元宝游进门”。北方人则爱用饺子当“小元宝”;包饺子时使劲捏边,说是能“封住小人嘴”,一年不招口舌是非.
这天还某些忌讳得牢记:别串门;怕撞见穷神;别动土 -怕触霉头;甚至不能梳头,老一辈说梳子会把财运梳跑。
虽说是信仰~但图吉利的老人家依然讲究。
迎财神前先送穷,鞭炮炸走晦气 -财神爱干净、所以接他还没。的时候得先把“穷鬼”送出门!送穷这习俗比迎财神还古老 唐代诗人姚合就写过“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怎么送?!初五一大早,家家户户哗啦啦扫地,垃圾堆门口点上鞭炮 -叫做“炸穷坑”。
鞭炮要从屋里往外放- 边放边喊,把“智穷、学穷、命穷”这些晦气全轰走。
江南人送穷后还要吃“财神糕”跟长面条,面条像串铜钱的绳子~呼噜一口吸进肚;象征“钱串子”缠上身.这一送一迎之间,说真的是老百姓对勤劳致富的朴素信仰-穷不是命,肯干就能翻身。
商家开市迎财神 -仪式感拉满,对做买卖的人来说初五简直是“开张吉日”。
旧时店铺过年歇业到初四,初五凌晨就灯火通明搞仪式。供品比普通人家更讲究:三牲五果摆满桌;活鱼在缸里游,鸡蛋染成“紫金元宝”- 店门口挂的灯笼必须要贴店号,生怕财神找错门。掌柜的领着伙计磕头敬酒;嘴里喊着吉祥话.山东的铺子煮饺子时专挑破几个,掌柜的厨房外喊:“挣元宝没?
”伙计得吼着回:“挣啦!
为啥非得初五开市?!实际上, 农谚说“破五动土;百无禁忌”- 农民这天开始春耕 商人也就跟着着开门迎客!老话讲“懒惰是穷根”,休息够了就该干活 财神只眷顾勤快人。
南北方习俗大不一样;迎财神这事- 南方北方各有各的热闹。北方主打“破五送穷”~河北山西一带 初五扫地叫“送穷媳妇”,饺子叫“填穷坑”!
南方更是江浙沪 -重心全在“抢财神”上。上海人供关公~苏州人拜“五路神”,连放生的鱼坦白说都得选城隍庙的九曲桥,图个“财流九曲;源源不断”。
广东福建的华侨还把习俗带到了海外。
新加坡中餐馆爱挂乾隆画像 谐音“钱龙”;马来西亚的华人土地庙里供着福德正神、香火比国内还旺。这些变化背后 说真的是我国人走到哪都不忘的“勤劳生财”的信念。
我国主要财神类型还有供奉群体
财神类型 | 代表神祇 | 象征意义 | 主要供奉群体 |
---|---|---|---|
五路财神 | 东西南北中五路神 | 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 商人、普通家庭 |
文财神 | 比干、范蠡 | 公正理财 | 文职从业者 |
武财神 | 赵公明、关羽 | 义中求财 | 商人、餐饮业 |
地方财神 | 五显神(江西)、路头神(苏州) | 地域性财富信仰 | 地方商户 |
如今初五的鞭炮声里。年轻人说不定说不清赵公明跟着关羽的区别,但那份“讨个好彩头”的心情古今相通。山东胶东的老板们还在用染红的鸡蛋讨“元宝”口彩 北京白领初五早起在朋友圈发“接财神”表情包。当各位在初五清晨被鞭炮吵醒时可以想想这些习俗背后的千年智慧-同其说迎的是财神。不如说迎的是对生活的热望。那份打扫庭院的认真。开市敬酒的郑重~原本都是对勤劳的致敬.毕竟财神最眷顾的~永远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